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回复: 0

地球上的海洋都还没有开发完,人类为什么又跑去开发太空? - 比特币今日价格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2
发表于 2022-9-11 08: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人类会成为宇宙人,其主体将在太空中生活。注意,是宇宙人而不是外星人,是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以宇宙为家的人类。
如今中国经济一直在“保8”、“保7”,也就是每年增长几个百分点。但即使只有这样的增长,几世纪后单是中国经济就能消耗掉全球很多品种的资源,还不要说印度,非洲也会以这个速度发展起来。所以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产生了一种思潮,认为人类干脆别再发展了。发展中国家到此为止,发达国家还要倒退一点,再发展下去,必然与地球环境产生巨大冲突,导致人类大规模灭亡。
这种顾虑并非杞人忧天,在历史上就有一些大型居民点因为破坏周围的生态而自我灭亡。中美洲一些古代文明,还有中国新疆的古城都是典型。当地古人因为资源支持不下去,只好放弃已建成的城市。难保全人类不在地球这个规模上重蹈重辙。古代文明规模很小,这里过不下去还能移民到别处。如果真有整个地球生态崩溃的一天,就是全人类的末日。
但是,现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在零左右,社会已经承受不了,常年民怨沸腾,各种矛盾丛生。更不用说还要主动去负增长,那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承担的。结果就形成这么个局面——发展是慢慢等死,不发展立刻找死。
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地球,在太空中建立新文明。人类社会所需要基本的物质资源就是三类:空间、能源、材料。太空中最富裕的是空间,可以看成无限大。人类能进入太空,哪怕仅仅占领地月之间这一层,就拥有比地球表面大百倍的空间。
有人认为太阳系里除了地球,其它天体都不适宜生存,这是对太空空间资源的误解。人类真正利用宇宙中的空间是靠太空城,而不是移民到某个星球。无论火星还是月球,重力都比地球小得多。这样的重力人类生存久了会出问题,但从那里往返又需要大量能源。而宇宙空间是零重力,只要让太空城旋转起来,用离心力代替重力,可以在里面形成从零重力到一个G的各种重力环境。但我们不可能提高火星和月球的重力。
再看能源,近地空间太阳能完全够用,大规模卫星太阳能电站可以解决太空城的基本能源需要。再加上适当利用地面上的核燃料,建立太空核电站予以能源补充,近地空间完全能作到能源自给。
最后是材料。这个一向被认为是太空中最少的资源,每吨金属都需要从地面发射上去,能源消耗巨大。但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在近地空间发现了大量小行星,大的长过一公里,小的几百米,几十米,几米。总数量已经有十万多个。
这还是从地球上观测的结果,受阳光影响,很多在地球轨道内侧的小行星无法观测到。如果发射专门的近地空间小行星望远镜,把它送到地球内侧比如金星轨道上,再把镜头转过来对准地球,可以把近地小行星一网打尽。美国已经有了这样的观测计划。
小行星本身就在高速飞行,以人类的技术,完全可以将它们一个个导入环月轨道,或者环地轨道,成为人造月环,人造地环。或者导入地月之间的拉格朗日点,物体在那里受到的地月引力达到平衡,相对来说可以呆在原位不同。引导小行星所消耗的能源,比从地面上发射同等质量物体进入轨道要低得多。
把它们弄过来干什么呢?小行星大部分是岩石材质,小部分是金属材质。把它们在地轨或者月轨上稳定下来后,如果是金属材质,就可以原位开发。以现在的电炉冶金技术直接融炼,那就是一个个金属仓库。而且不是一种金属,是以铁镍为主体,各种稀有金属共生的仓库。如果是岩石质小行星,就从里面挖出空间,改造成工厂和科研基础。
所有已发现的近地小行星加起来,总质量只不过相当于一座珠峰,但它们是人类进入宇宙的第一块跳板。人类在这个阶段可以发展出足够的深空远征技术,去开发火星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那里的小行星总质量还不如月球大,但有几十万颗之多,在并且有水这个宝贵资源,它们的个头也远大于近地小行星。即使把各种资源消耗的增长率都算上,也可以够人类再发展几十个世纪。
所以,宇宙开发在今天是锦上添花,将来就是雪中送炭。
元宇宙开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9-14 06:51 , Processed in 0.0761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