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huangxin638 于 2011-7-15 14:24 发表

金融行业基本不会允许分布式应用的 ,行业特殊性
这话说得太绝对了吧,数据与应用分离不是分布式应用?
原帖由 itman_bj 于 2011-7-14 18:31 发表

IBM大型机,最大的优势是I/O性能,当联机交易数量超过一定水准后,使用IBM大型机,在现阶段,是比较稳妥的策略。
但是,凡事皆有利弊:IBM大型机最大的问题,一是运营、维护价格昂贵,非一般银行能够承受;二是对于技术团队的能力
与水平的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具有强大的自主开发力量,这一点也是需要准备选择大型机的银行高层慎重考量的问题。不能
指望后续的开发完全依赖IBM,或者一些所谓的大型机应用开发外包公司。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问题,恰恰在于其联机交易量巨大,这一点,没有实质性了解农村信用社业务的人,是难以想象的。相当
一部分农村信用社的交易量。赶上甚至超过了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日交易规模。但是,同样毋庸置疑的是:几乎没有
一家农村信用社,具有使用IBM大型机的两个前提条件:1、高投入的设备预算;2、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尤其是,这些是持续
的要求,绝不仅仅是一次性买断的事情。
基于IBM大型机的服务,有没有可能创新?比如:
设备租赁?。。。。。。
这是吓唬江苏呢。。。?
呵呵,其实本来农信一级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联机交易量,是因为全省集中或者信用社分布不够所造成的,这和中国人喜好统一,好大喜功的性格有关,实际上是很愚蠢的。。。这种愚蠢的集中和统一,号称节约了成本,统一了思想,反映到系统上就是要有个host。
新成立的银行还在延续老一辈革命的基础,向小机,主机靠拢而不是向SOA,SSC,BPO这些新的解决方案靠拢,这是一种退步。。。
新成立的银行,规模小好发展,应该更注重营销,更注重客户管理,IT应该积极灵活,系统应该有很强的健壮性和扩展性,所以,我看好套装软件,不看好主机乃至小机主导的大集中系统。。。
原帖由 iSeries_400 于 2011-7-15 07:12 发表

这不是真的吧,开放平台岂能承载这么大的业务量?!
老兄你还真不知道世界上排名前500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及HPC平台全是开放平台吗?
其实大机性能并不比开放平台集群高, 只不过大行的示范效应及银行领导的谨慎心理引导他们选用复制方式进行IT建设.
但实际上省级农信的业务量, 最大的省份也不会超过1000万笔/天, 即使在峰值情况下, 也用不到满配的P595的20%资源. 只有在每季度结息日, 对于有数千万账户数的大省, 可能就需要好几个小时的结息时间了. 但其实大行的大机系统也好不到哪去, 每个省也同样需要几个小时, 只是其数据是分省部署的, 可以同时多省并发结息而已.
数据集中导致需要高性能的机器处理OLTP,所以有了用大型机的需要,其中最主要是磁盘速度的影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型机封闭,是特指IBM的大型机。其他公司也有大型机,比如HP,用的是HPUX,unix系统,就没这么封闭。只是因为国内金融的特殊环境,造成了IBM的垄断。
但是存储设备的改进,很可能成为摆脱大型机的因素,而且从普通PC技术上也能看到。一是外置存储设备,光纤或者专线连接SAN之类,现在PC有的就是eSATA接口,其实就是把硬盘数据线延长到机箱外,为廉价组大规模RAID创造了条件。二是非机械硬盘,极大的提高了存储的性能,其中有固态硬盘,甚至还有带UPS的内存盘。现在技术尚不成熟,有寿命问题和价格过高问题,但这迟早会得到解决的。
原帖由 CountOnMyself 于 2011-7-17 21:40 发表

老兄你还真不知道世界上排名前500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及HPC平台全是开放平台吗?
其实大机性能并不比开放平台集群高, 只不过大行的示范效应及银行领导的谨慎心理引导他们选用复制方式进行IT建设.
但实际上省级农信的业务量, 最大的省份也不会超过1000万笔/天, 即使在峰值情况下, 也用不到满配的P595的20%资源. 只有在每季度结息日, 对于有数千万账户数的大省, 可能就需要好几个小时的结息时间了. 但其实大行的大机系统也好不到哪去, 每个省也同样需要几个小时, 只是其数据是分省部署的, 可以同时多省并发结息而已.
了解过工行的数据量,其实没有想象得这么夸张,和一些省级农信账户数差不多的。这主要是因为大行经过近10年的收缩,甩掉了不少包袱,再加上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活期结息的速度也并不短,大致也和省农信相当。另外,这和系统设计,程序实现写的好不好是很有关系的。有不少省农信,选的系统是实施公司以前用在地市级银行的系统,根本不是为这个数据量优化设计的,因此才会觉得太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