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回复: 0

工程部产品部组织方式的弊端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08: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业内的公司,人员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工程部(实施团队)--产品部(研发团队)是一种常见的划分方法。工程部人员长期在项目现场工作,给的待遇水平很低。理由是项目现场多是上线后期维护工作,不需要高水平的人,大多是卖人月,低薪资可以降低成本。另外长期出差带来的人员流失问题很严重,高水平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不如用低水平的人稳定。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我认为这不是合适的做法。
        工程上的人员,真的只需要凑数吗?可不能小看维护的工作。项目上线进入维护期,往往更需要立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可能会认为,接手的人,并不是在创造新的东西,只是需要拾人牙慧就可以了。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问题是,当系统出问题时,搞不好就是要把别人花了许久的心血给钻研透彻了,才有办法找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不过系统出毛病时,通常领导们,根本就等不及你对系统有任何概念,就会要求你开始解决问题。不胜任的菜鸟,这时候就容易在系统里埋下地雷。
        那么,遇到状况,呼叫公司人员支援,这种做法如何呢?这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随着系统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各种补丁修正也会一个个加上去,系统变得比以前复杂很多。即使是原先的开发人员,在思考维护系统的问题时,常常会拿他自己对于系统的认知,来进行估计与指引。因为他没有掌握系统所有演化的细节,常常就会给一些不是那么正确的指示。这时候错误的认知,会影响他做出正确的判断。更何况,现场解决问题是最需要及时响应的,神码的西安基地化开发,最被客户抱怨的就是这一点。
        人员的水平,是随着项目锻炼而不断提高的。根据自身的努力程度和潜力,每个人都会表现出差别。如果碰巧遇到潜力不错的进了项目,但是成长起来以后得不到相应待遇和表现舞台,还是会离开的。对工程人员的低定位,会导致优秀人员没有存在的空间。要是工程产品两个部门间由于种种原因泾渭分明那就更糟糕了。有时公司将产品部分封装起来不开放,导致工程人员对系统和技术不甚了了,不知原理,无法成长。
        产品部相对待遇高一些,是不是没有问题呢?随着部门逐步招人,问题会体现在实战经验不足,对系统体会不深,缺乏业务常识。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研发和一线脱节,闭门造车做产品,做出来的东西,欠缺实用性。
        我认为最优的方法,是打破工程和产品的界限,按纵向的产品线来组织。招人时提高待遇,注重招收更好更有潜力的新人。新员工先在工程项目工作。这样工程人员质量可以提高,而且新员工较年轻,对出差接受程度较高。在需要进行产品研发时,从项目中挑选出经过几年锻炼检验,有能力有想法的人,既解决了研发人员的来源,保证产品开发人员质量,又给项目人员发展的舞台,解决了项目中优秀人员稳定的问题。
出于生活、环境等等的压力,有时候也没有办法!
比如工程部的人一般都不需要考虑吃住,如果来的一线城市发展的话,生活压力将成为另一个阻碍!
尤其随着年龄增长,人不可能在到处跑了!需要稳定。
当一家公司从按产品线分事业部,改成产品部-实施部的模式后,公司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 了。
很多老板不懂技术管理,总认为技术团队都不需要专业化,随便拉几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可以应付任何项目了,以为弄个实施部可以人力资源共享。岂不知,最后结果就是团队不稳定,人才流失,产品无法积累,项目交付成本高质量差,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我认为,员工选择公司首先要选择老板,要选就选技术型的老板,这话一定错不了。
内部组织管理方式是要满足外部环境的。所以,需要关注的是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这是一个相当有挑战性的课题。
这个课题的挑战对现实的能力和水平来说,可能还有很多不足。另外,从IT的角度来说,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也是内、外部环境的一部分:这个更增加了复杂程度。所以要把握好整个尺度,就更难了——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结果。
对于IT应用来说,技术基础上的管理,无论是甲乙方之间的、部门之间的还是同事之间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基本层面来说,都是跟钱有关:干活和钱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明确关系——现在来说,可能这个明确关系还都是有很多潜规则吧。事实上,没有了这个基本层面的稳固,做其他事情都有公益性质或者非营利性质了,起码来说不是短期行为了。
CountOnMyself 发表于 2011-11-7 13:49

当一家公司从按产品线分事业部,改成产品部-实施部的模式后,公司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 了 ...
唉。。。可是技术型的老板太少,毕竟环境决定了更容易出现销售型老板。
本帖最后由 CountOnMyself 于 2011-11-8 14:23 编辑
pacman2000 发表于 2011-11-8 14:17

唉。。。可是技术型的老板太少,毕竟环境决定了更容易出现销售型老板。
呵呵,其实就是技术人员创业的勇气问题。以前我也觉得技术人员不合适创业,但经过这几年行业内多家公司的变化,也看到了几个成功生存的创业例子,我觉得高端技术人员是有创业能力和优势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8-27 01:51 , Processed in 0.0924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