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回复: 0

中国银行原行长:法定货币有可能被虚拟货币取代和驱逐 - 比特币今日价格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08: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12月20日,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博士,在清华大学数字金融资产大讲堂上发表了题为“数字金融与数字货币”的主题演讲。

李礼辉的演讲,主要分为信任机制和数字货币两个部分。他认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经济体,如果不能保持经济发展和金融的稳定,如果不能保持法定货币有竞争力的便利性,法定货币就有可能被虚拟货币取代和驱逐。
以下为李礼辉演讲的部分节选:
01 法定数字货币

中学教科书中,我们把货币的本质定义为一般等价物,有的学者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有学者认为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与实物现金的一体化。
我认为,数字货币是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货币形式,具有法定地位、具有国家主权背书、具有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货币,或者可以再加一句话,具有实体资产支撑的数字货币,构成法定数字货币。
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央行早在几年前宣布启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研发,我们中国人民银行也早就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发。去年,他们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内容涉及数字货币总体架构、技术标准、法定地位、发行业务,可见他们研究是比较深入的。
就在一个月以前,周小川行长对数字货币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他介绍了国际清算银行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术语以及特性的讨论,他探讨了法定数字货币是数字还是物理,基于通证(Token)还是基于账户(Account),为零售服务还是为批发服务,借记型还是贷记型,锚定还是非锚定,加密还是不加密。
周行长还提出,私营部门也可以做基础设施,但私营部门参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具有公共精神。他对公共精神也做了定义,所谓的公共精神是准备为公共服务,而不是准备借搞基础设施的特权或者优势,过多的为个人或者个体谋利益。
我认为,如果我们利用区块链技术或者广义上的数字技术构建法定数字货币,理论上是可以实现高效率、高透明的。在这样的系统中,交易对手之间是可以点对点支付,而且可以保存完整支付信息,每一笔资金的起始和流动都可以被追踪。
所以,相对于传统货币,数字货币具备以下的优势:
1、可以直接支付、便捷支付、无现钞支付,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货币流通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
2、中央银行可以将实时网点的数据对货币容量精准的调控;
3、资金流的信息可观察、可推动,从反腐败、反洗钱来看,高效率的资金信息的追踪能够实现更好的管控效果。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这几年,微信支付、支付宝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以信任、链接为纽带的支付和生活服务平台,突破了传统支付模式,已经实现10亿级的连接。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迅速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现金,过去发展多年的ATM机,还有大银行卡交易的笔数都不断地缩减。
数字货币能不能替代传统的货币形式,能不能取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和主要的支付工具,我觉得应该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一是效率更高,二是成本更低,三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四是具备社会认可的可信性和安全性。
我认为,在零售支付的市场,数字货币可能并不具备取代或者替代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新的电子支付方式的绝对优势。但是,在金融交易的场景中,或者说在数字金融资产的交易场景中,数字货币最有可能成为高效率的工具。
去年7月,高盛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第一个数字货币的专利,这种点对点清算加密的数字货币,瞄准的是证券交易清算市场,以避免传统清算交易的风险。美国证券交易T+3,我们中国的证券交易是T+1,所以,高盛推出这样的加密数字货币瞄准的是美国的证券交易清算市场,进而解决传统金融潜在的这些延时和各种各样的风险。
02 虚拟货币

接下来我们说说虚拟货币。
我们怎么样来定义基于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社区的“Coin”或者“Token”?现在,各国对于这两个词的定义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强调数字技术的特征,把“Coin”称作加密数字货币,有的强调金融属性,把“Token”称作通证,这样一些所谓的基于供应链社区的“Coin”或者“Token”当做一种证券交易工具来对待。
我的看法是,我们如果认同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关于交换权的契约,就应该强调交换权的经济以及其金融属性。无论是“Coin”还是“Token”,不仅在虚拟社区成为价值的标记和支付的工具,而且可以通过交易平台,与法定的流通货币进行交易,形成交易价格,所以它就具备了金融工具的属性。
因此,我们把Coin或者Token定义为虚拟货币可能更为贴切。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虚拟货币没有合格的发行责任主体,没有实体的资产做支撑,也没有主权的信任背书,因此谈不上是法定数字货币。
2009年当比特币面世的时候,很少人能洞察未来。
去年比特币价值很高的时候,有些朋友问我,你这个区块链工作小组的组长有没有买比特币,我说一个也没有。很多人买了比特币,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时候,觉得自己腰包挺鼓,但应该说那时候能够洞察未来的人很少。
最近的一年虚拟货币经过暴涨和暴跌,我们看到虚拟货币不再只是虚拟社区少数人的游戏,而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金融的空间。
03 虚拟货币赖以生长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应该关注虚拟货币赖以生长的深层次原因。这里我做了几个方面的归纳:
第一个是虚拟货币赖以生存的技术土壤。在去中心化的架构的公有链中,或者说这种公有链本质上是属于自规则的自组织,在这样的社区通行什么?通行网络共识的治理机制和发行虚拟货币的激励机制,虚拟货币是参与者认同的等价物和支付工具。
第二个是虚拟货币赖以生存的经济土壤。有的人说虚拟货币如果政府不让它作为支付工具,它就一文不值,我并不这样看,我觉得虚拟货币还是有它的经济土壤的。
虚拟货币有发行限额,但是可以细分,这点有的人可能认识不那么清楚。为什么中本聪当时搞比特币的发行数量限定为2100万枚呢?不能多发所以价格上涨。但是中本聪很聪明,发行总量是2100万,但是他没有限定比特币可以细分的程度,是万分之一还是一百万分之一?所以,现在比特币实际是不断地细分,一个比特币几千美元,但是可以细分,细分到万分之一的时候,万分之一的比特币可能就是两块钱,这个应该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虚拟货币技术上很重要的特点。
第三个是虚拟货币的造币成本。比特币是由挖矿产生的,它必须依据特定的算法,就是中本聪当时的特定算法来计算哈希值,并经过分布式算法的系统来确保一致,这些挖矿的成本包括电费、折旧、维护费等等。
虚拟货币游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9-9 01:49 , Processed in 0.08882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