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回复: 0

电信运营商(telcos):与手机银行亦敌亦友?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10: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国和日本的银行正试图和电信运营商就手机银行进行合作,这为亚洲其他准备采取此项措施的国家提供了很多经验。
当不论年长或者年轻的人都越来越习惯使用手机的时候,银行通过这些设备招揽更多客户的主意看起来似乎很诱人。但在另一边,银行才刚刚解决网上银行给他们带来的头疼事,他们似乎对使用这种新途径有点犹豫,特别考虑到这可能是个消耗钱的地方。
当然,电信运营商们从来不会对此没有兴趣,他们总是在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并可以在其中以负载数据来收取费用。在传统电话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从附加服务中寻找新的利润产生点显然比单纯提高业务量重要得多。但是,银行还需要多久才会进入这个市场?对于那些已经屈服的银行,它们面临了怎么样的挫折?
在2006年4月,汇丰银行宣布他们将引入手机银行——但只是在英国。这家最近在科技上变出很多新名堂的银行——如美国的无接触卡支付系统和香港身分象征卡——显然为了改变自己传统业者的形象做出了很多努力。这家银行一直以迟迟进入网上银行业务和该业务面对诸多安全问题出名。
除了北欧地区,手机银行发展的最为蓬勃的地区在北亚。花旗银行亚太地区电子商务区域经理Rachel Chew表示:“在韩国和日本,我们提供先进的手机银行服务。因为这些国家的具体市场条件使得含有丰富信息和功能的使用模式成为可能。”银行是否会把这些经验借鉴到其他市场?Chew表示,“如果当地有更大的新一代手机用户规模并且改进的科技使得我们的顾客可以更无缝的安装和使用这些服务,我们会考虑进入其它市场。”花旗银行目前已经在中国和印度有基于文本格式的服务提供。
但总体而言,手机银行的引入还是较为缓慢,并且在区域内局限于一些收入较少的人士。失败的案例也尚未被了解。正如在非接触式卡的技术运用中那样,大型国际银行在这项业务上还落后于一些当地银行。
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之间有裂缝?
在全球最火热的市场之一的韩国,手机银行在三家主要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中诞生——并且现在依然是电信运营商起主导作用。在2003年市场领先者SK电信收购一项有限制的银行执照的时候,“银行开始启动自己的服务以保证市场不被手机产业夺走,”韩国电信运营商KTF的新业务市场银行经理Jeong Jin-Won做出评论。
在随后的混战中,银行不情愿的被迫与电信运营商联手,而韩国的那些爱用手机的消费者们则可以使用新的服务并且可以获得更多增值功能。ATM卡、信用卡和交通卡可能很快就要成为历史,因为在全国3.8千万手机用户中锁定了180万用户的手机银行将可能在2006年年底新增约300万客户。
结果:所有参与者得到了双赢局面的可能。对于面对饱和市场的电信运营商,新的业务将使得用户的使用时间延长,相应的收费也会增加。银行则可能从销售这样一个便利的银行服务——24/7、触手可及——获得更多的费用。对于已经使用手机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使用手机而不用再随身携带一大叠各种卡片。
在和电信运营商合作风潮中领先的国民银行现有一条非常长的服务清单:除了信用卡、借记卡和交通卡的服务之外,其中还包括了查询帐户余额、转账、查看有效期、自动转账查询、外汇服务、彩票服务、房地产和流动股市交易。通过在ATM机上使用手机,还可以实现取款服务。其他韩国的银行也提供了类似功能,但是国民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他们拥有44%的用户和35%的交易量。
手机银行可能没有其他销售渠道那么受欢迎,但是对于吸引那些熟悉各种科技的年轻群体来说,却很容易吸引到客户忠诚度。这种想法实在是好到无法抵挡。一些银行家相信这项服务因为在一条专属的电信线上而不是点对点上进行操作,所以比网络银行更为安全。和网上银行不同,手机银行的客户不会面临被套取重要信息的风险。主要的开销在于被客户提供一种特殊的安全芯片,银行却看到在ATM、电话银行和发行卡上降低成本的潜力。
Hana银行起步较晚,从2年前推出该项服务以来,只有0.8%的Hana银行客户使用手机银行服务。不过,该银行手机银行部的助理经理Seo Yong-sung表示还是有很多益处。他表示,“通过降低成本并且提高分行处理日常业务的效率,这项行业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和电话产业进行合作并且共同开展市场营销,对于提高客户数量获得主导地位非常重要。”
尽管一些人认为银行和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是一种战略行为——这在韩国跨行业之间很少进行妥协的情况下实为罕见——问题依然在市场逐渐稳定后出现。事实看来,电信运营商显得很兴奋并且不断试图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是否是在和银行进行业务上的竞争还是两者进行赛跑这点看来成为一个盲点——但是结果可能对于不把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银行来说并不利。
国民银行电子业务部的总经理Hur Se-nyung表示:“到目前为止,韩国的无线通讯只使用了CDMA。因此关于这项业务究竟由谁来控制的辩论并不成问题。但是,随着HSDPA在今年年底的进入,如果银行和电信运营商还是无法达成某种程度上的一致,那么他们只有互相竞争。”
CDMA和HSDPA是手机通讯协议:前者是私人拥有的并且更快捷,尽管后者更先进并且表现良好,还可以让韩国的电信运营商在其中加入一种名为USIM的新芯片。
Jeong对本地市场却有一种似乎悲观的想法,“客户之间交易的数额正在增加,但是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却在饱和中。两大电信公司正在进入3G业务——W-CDMA业务,因此在这种服务下,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一台有USIM插槽的手机。局面将有变化,因为普通的CDMA手机并没有这种插槽。”
银行的前景也不乐观。Jeong注意到电信运营商显得在手机银行业务中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以拓展服务。“目前,电信运营商对于信用卡业务有兴趣。银行对这种流动IC卡银行服务并没有改进很多。他们只是觉得需要维持这种服务,所以他们对开发新服务向人们进行市场营销并不特别热衷。”据报道KTF在升级无线通讯服务上花费78亿韩元(约7.8亿美金)。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如果使用这项新网络在类似于信用卡单轨这样的业务上进行竞争,将再次成为重要的竞争者。
分歧可能会进一步发展。“电信运营商已经通过发展和银行不同的芯片取得了优势地位,”Seo解释说。“他们启动市场,因此当电信运营商通过USIM芯片发展内容的时候,我相信银行得到的机会相对有限。因此,我认为金融服务业有必要寻找一项和电信运营商业务较少重叠的小型市场。不同产业间的交集的优势很重要。因此,银行业正在通过充分利用和信用卡公司的合作机遇促进金融业的交汇。”
作为SIM卡的替代品,USIM卡正将成为下一代3G网络的主角。这种芯片可以存储程序编码并且拥有内存——和SIM卡的8KB相比,USIM可以存储多达256KB。Java插件也可以安装在USIM卡上并且被用来进行验证和单键功能的操作。例如,长按中间按钮几秒钟可以提出银行帐户信息。但是尽管科技变得先进,它却缺少一种标准。当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使用新技术而银行却还坚持旧一套的时候,以后会发生什么?
比互联网更安全?
不像韩国那样充满竞争,电信运营商们在日本银行的投资近来使得事情变得越来越温馨。大型银行和只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eBank已经全面开放网络银行业务给手机使用者,如果不包括因为管制原因引起的共同基金。在开设账户时,eBank甚至同意手机用户使用手机内置照相机拍摄法律文件,而不一定必须邮寄。
一些银行却在落后。网上银行业务参与者索尼银行计划在今年夏季引入手机银行服务,从他们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可以实时更新牌价的外汇储蓄交易开始。新生银行业在考虑在2006年底之前开展全套的业务。
东京-三菱银行的一名资深人士表示:“通过手机完成的电子商务交易量增长很快。交易量在2005年为2兆日元(约170亿美金),到2011年预期可以达到10兆日元(约870亿美金),这个数量相当于现今所有的百货公司的销售额。近期,很多关于手机的新功能被逐渐引入,因此手机使用者不但可以把手机当作电话和电脑,也可以把它当作钱包、信用卡、身份证、钥匙、火车票、电子音乐播放器和游戏机。在手机上也可以进行股票交易。在这种环境下,银行的益处是保持结算服务业务的提供者的地位并且保持另一种渠道提供如贷款、投资产品等银行业务。”
显然,科技的潜力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市场是无穷的。据该资深人士表示,到2005年9月,日本有7.7千万移动互联网使用者。90%的这部分手机有互联网介入。据调查,在日本上网的半数人士是通过他们的手机进行链接的。
安全对于这个成熟的产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多层安全防护使得电信运营商的员工无法侦查手机之间发送的短消息。在日本,移动互联网安全风险被视为比固定互联网更安全,因为手机网络被认为比固定电话网络更安全。
在日本我们看到了和韩国类似的削减卡数量的运动。MUFJ 正在和富士通合作开发一种生物系统可以用在电话内扫描手持电话人的掌纹以进行身份认证。Sumitomo Mitsui卡正在进行强力市场营销策略以推广信用卡使用无接触式支付芯片。这种芯片已经内置于手机中用于交通费和小额车票购买。这种卡本身可以从银行账号实现转账到可以储值的芯片内。
大型业内参与者已经进行谈判已提出标准。由Softbank投资的雅虎日本近期宣布了准备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SMBC)就集团的日本网上银行互联网银行分支进行合作的计划,这将可能打造一个更大的手机银行联盟。NTTDoCoMo除了和Sumitomo Mitsui Card进行信用卡支付的合作外,也在和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进行讨论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主要就跳过如Suica的非接触式支付开展偿还欠债的项目。
但是电信运营商主动提出新产品的能力还是让人恐惧的。NTTDoCoMo将引入一种支付服务可以贷款1万日元(约85美金),随后是一个20万日元(约1700美金)的贷款账户,其中包括滚动付款和非接触式购买超过1万日元,也包括了消费者贷款。
相反的声音
2005年10月,华侨银行(OCBC)在新加坡成为除了韩国和日本外开展手机银行业务的第一家机构。该行运送部总监Patrick Chew表示:“我们相信现在为我们的顾客提供一套完整的流动性方案以掌握他们的财政状况是很及时的。”作为该银行多渠道策略一部分的该服务包括了查询账户余额和近期交易、转账和账单支付、产品更新和促销,也包括了手机仅有的免费礼物如合作公司提供的购物礼券等。
具体操作上,Chew使得这种设备听起来并没有很复杂。“我们已经利用了我们网上银行现有的基础设施,我们利用网上银行包括构造和科技等在内的多种元素,并且把他们再次运用到手机银行上。这使得我们可以享受较低的发展开支、更快地对市场做出反应并且可以为顾客提供无缝而一致的服务。这种对于科技的再利用和避免重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以后更轻松的增加附属功能和渠道。”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同意。DBS银行电子银行总监Pearlyn Phau承认手机银行可以成为网上银行的一个合理的延伸。但是却评论道:“尽管我们可能会在去年关闭我们的WAP服务,我们依然持续地衡量来自我们顾客的反馈意见以决定是否有必要开发一个更高级的版本。”
考虑到地理因素,Phau并不认为香港和新加坡已经可以迎接手机银行业务。在韩国和日本,人们在交通上花费长时间是流动互联网使用的主要动力。Phau谈到DBS的两大市场:“很少交易会严重到无法等到用户回到办公室或者家里才进行,同时很少有银行会开发另一种免费渠道。”
和其他人相反,Phau认为手机科技比互联网更不安全。关于手机的安全模式和管理条例比互联网更不透明,发展的也更不够。不但如此,她认为和电信运营商的紧密合作将是一种退步。她说:“开发一种Java应用或者没有电信运营商的流动网站将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只把这个提供给某一家公司——这是很多电信运营商经常提出的问题。一个独立的产品将更被银行青睐,因为它们之后可以把它向全体客户推广。”
和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的好处如市场营销、免除使用手机银行的数据费和通过使用SIM卡提高安全特性?“所有这些对一个成功的手机银行产品来说都不重要。如果这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应用程序,那么银行的客户会使用它并且很快推广,”Phau表示。
其他地方的机遇?
手机银行为亚洲全体数百万的手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除了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以外的选择。通过功能稳步自动化并把他们应用到手机上,银行可以使得ATM前排队的情况大为减少。
经常和麻痹思想工作、系统冲撞和长时间下载等联合在一起的电脑并不总是一个被青睐的选择。并且反对者可以用一个略为简单和高度个性化的手机验证他们是正确的。安全问题正在改善,考虑到亚洲的人口特征,可以预见手机银行可能在中国和印度迅速取代网上银行。
还没有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依然可以考虑智能短信服务/多媒体短信服务(SMS/MMS)以发送信息,例如股票价格信息并且市的顾客可以回复购买或出售的命令。当开发实际界面的价格成为总体开销越来越大的一部分的时候,这为那些准备下海一试的银行提出了一种备选。
研究华侨银行、马来西亚的Hong Leong银行和印度的ICICI银行的基于手机的信用卡功能命运如何将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考虑到这种功能目前只在韩国和日本这样的高科技国家刚起步。但是在东南亚,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肯定可以有比所有其他东亚财大气粗银行的总和还要有趣的经验给大家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9-7 01:06 , Processed in 0.08915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