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回复: 0

银联疯了,酝酿100余项收费!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10: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讯 日前,由跨行查询收费引发的银行卡收费风波愈演愈烈,压抑多时的火药桶一触即发。在过去短短三年时间里,从对银行卡收取年费、小额账户收费到跨行查询收费,银行新增收费至今已高达20多项。这不仅大大突破了消费者的“底线”,监管者也有些坐不住了。
收费项目

令人眼花缭乱
据了解,银联正在酝酿的收费有100余项,原先免费的、属于对客户附赠的银行服务也正逐步恢复“身价”。与此同时,一些老的收费项目也纷纷调高了费用。
收费项目密集出台,自然引起了持卡人的强烈不满。
“查一下余额竟然也要收费,简直是想钱想疯了。”在北京某出版社工作的小孙在谈及此事时言辞颇为激烈。作为一位持有近10张银行卡的用户他备感无奈,“每年除了要交上百元的年费不说,有的还要缴纳相应的小额账户费,如果再加上跨行取款、跨行查询等费用,一年下来至少要被银行‘吃掉’几百元。”
像小孙这样的持卡人比比皆是。他们不理解,自己既把钱存到银行,又向银行贷款,是银行资金的提供者与利润的创造者,为何银行屡屡对他们下手?
广发行北京分行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赵晔也有同样感受。他说,由于银行开始收取跨行查询费,他每天都能听到持卡人类似的抱怨,“服务一点没改进,钱却越收越多了,你们银行到底怎么了?”
矛头直指垄断利润
这场由跨行查询挑起的收费风波把中国银联推到了“风口浪尖”。
社科院金融所曹红辉博士说,中国银联给出的理由总是以不变应万变,服务占用了系统资源,收费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银联提高运营效率。
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了解到,像花旗、渣打、恒生这样的国际银行巨头在香港并不收取银行卡年费,更不要说跨行查询收费了。
“虽然中国银联组建时的初衷是实现国内银行卡互联互通,抵御跨国公司以全球垄断优势在中国攫取垄断利润,但现实是,它成了国内唯一一家合法的卡组织机构,因为垄断,银联才敢执行不透明的运作方式,并寻求垄断利润。”人大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对银联的这种做法深表痛心。
“所谓的成本只是用来唬人的借口。”某业内人士认为银联和银行整天拿成本说事有些可笑。他说,以跨行查询为例,一次大约是0.01M左右的数据,北京1500万人,以平均每人10天查询一次计算,每天也只有150万次的查询,即50M左右的流量。租用2Mb/s带宽就已够用,每个月只需2000元的租费成本,而它们却收取了1350万元的费用。“简直就是暴利!”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机构为175家,发卡量为9.6亿张。如果按每张卡10元的年费计算,一年的收入就是96亿元。
规范收费势在必行
种种迹象表明,银行卡规范收费已势在必行。
“银行收费市场化将提上银监会的议事日程。”银监会一位人士透露,在国际上,只有两类收费会由银行单方面宣布增减,一是随所在国央行汇率变化而调整的贷款利率;二是所在国各级政府对各类银行账户征收的税费。至于中间业务收费,绝不会由银行单方面调整。因此,银监会需要对此进行规范,一方面,收费与服务要匹配,在具体的收费行为中,必须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坚决杜绝垄断行为。
那么,日后商业银行将如何实施收费呢?
中国人民大学赵锡军博士建议,国内银行收费要建立在差异化竞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确定是否收费。比如,美国的社区银行、市民银行很少对市民收费,因为市民是目标客户,一些大型银行的目标是大客户,这样才对一些小客户设置了收费门槛。
但某城商行卡部负责人却认为,作为收费的始作俑者,银联是国内唯一的、垄断的银行卡组织,没有竞争,整个社会交易成本就无法降低,因此要想最终解决收费问题,决策层应该痛下决心,成立另外的银行卡组织,有了充分的市场竞争,消费者才能真正受益。
银联交换系统做得那么烂, 还提高服务?
那么烂的系统, 承受不了压力就收费? 银联应该感到可耻!

今年6月1日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开始对银行卡ATM跨行查询收取每笔0.3元费用。次日,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紧急建议,要求暂停此项收费。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函称,该建议已转交银监会、发改委、审计署研究办理。按照程序,办理结果将在三个月内提交给她。
但还没等上述三部门给出正式意见,上海市民邓维捷就已将跨行查询收费一事诉至法院。同时列为被告的有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邓维捷是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联共同发行的建行龙卡用户。她在2003年7月准备办理银行卡时,建设银行承诺,不论是跨行查询还是本行查询均为免费。在办卡以后的两年多里,邓维捷也确实享受到了跨行查询的免费待遇。
但是,邓维捷在今年6月14日持建行龙卡在交通银行上海漕河泾支行的ATM自动柜员机上进行操作时,意外地发现银行卡的余额在减少,邓维捷马上至工商银行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支行的ATM机进行查询,发现银行卡余额仍在继续减少。她随即向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询问,才得知跨行查询已开始收取每笔0.3元的手续费。而她刚才的查询费用已由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作为建设银行的代理银行直接从ATM机上扣除。通过明细对账单,邓维捷发现这一天被扣除的跨行查询费共计1.5元。
邓维捷表示,在办卡时,建设银行就宣称跨行查询和本行查询均为免费,建行从未告知或者提醒过她在将来有可能要收取银行卡跨行查询费,在银行卡章程和办卡合约上也都没提及将会收费。现四被告在未通知她又未与她协商并经其同意的情况下,突然擅自对原告收取跨行查询手续费,显然违约。
邓维捷的代理律师吴冬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原本是相互竞争的商业银行,但是在跨行查询收费问题上却与中国银联相互串通,形成了价格同盟,这是极其不合常理的。”而且,中国银联是由这数家银行投资成立的,四被告擅自设定查询收费,操纵价格,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违反了我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侵犯了原告和其他银行卡用户的财产权益。
吴冬还表示,《商业银行法》第五十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提供服务,按照规定收取手续费。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职责分工,分别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又根据《价格法》第十八条及《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第二项的规定,跨行查询是否准许收费以及收取多少费用应当由中国银监会或者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来制定,四被告无权擅自制定并收取跨行查询手续费。
邓维捷在起诉状中请求法院判令四被告停止侵权,取消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同时返还其银行卡跨行查询手续费人民币1.5元。
虽然每次查询收费0.3元,但据银联的统计,截止到去年底全国共有银行借记卡9.2亿张,如果每张借记卡每月跨行查询一次,一年下来将有33亿元进入银联和各大银行的账户。
截至发稿时,几大银行和中国银联尚未接到法院的通知,也未对此做出表态。
银联运行成本其实很低, 其收取的信息中介费已经使其成为最富有的单位, 可是其富有并没有改进其烂系统, 垄断性的 民族品牌 非国人之福! 贪得无厌,欲劾难填,银联自己给自己掘墓
银联表态 支持民族品牌才收取跨行查询费
◇字体:[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来源:北青网—首都经济报道(06/07/11 19:09)
这就是那篇名为“给民族品牌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的文章。银联在文章中称“如果连一点远低于运营成本、并远低于国际卡组织收费标准的费用,银联都不能收的话,将使得民族产业很难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言下之意,收费是为了保护民族品牌。银联的这种说法遭到了不少持卡人的反对。

    在采访中,很多持卡人表示,民族品牌的确需要保护,但是收费不是一种最好的保护方法。有业内专家也支持消费者的这种观点。

    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谢志华:如果确实不能弥补它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提出来说,查询收费是为了保护民族品牌还能说得过去,但是从长远看,从保护民族品牌的角度看,要由顾客来提供一种施舍,我认为它是不符合市场规则的。

    专家认为,召开听证会将是解决目前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的最好办
观点碰撞:起诉跨行查询收费具有范本意义
◇字体:[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来源:河南商报(06/07/07 16:18)
7月4日,上海市民邓维捷将跨行查询费告上法庭,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受理此案。这是中国银联跨行查询收费首次被起诉。
在广大银行客户和一些良知学者看来,跨行查询费是不折不扣的“霸王收费”。然而,绝大多数人只是骂骂银行而已,很少愿通过法律途径对不合理的银行收费大声说不。
上海市民邓维捷女士却付之行动,她是深具维权意识与勇气的消费者,因为她打的这个官司是典型的公益诉讼——邓维捷其实只被银行多收了1.5元,很明显,她不是为这1.5元打官司。
个体的消费者与强势的利益集团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这决定了公益诉讼向来难打,除非撤诉,邓维捷注定了要付出没完没了的时间、人力成本,甚至承受压力,而她一旦胜诉,受益的不仅是她自己,而是全国银行客户。
之前,有消费者也与铁路、民航等打过公益官司,在经过漫长的抗争后,打赢了官司,但被告除了象征性地给原告一些补偿外,一切照旧,垄断的照样垄断,无视消费者知情权的依然如故。
因此,我对邓维捷的诉讼表示担忧。据银联统计,截止到去年底全国共有银行借记卡9.2亿张,如果每张借记卡每月跨行查询一次,一年将有33亿元进入银联和各大银行账户。巨大利益摆在面前,银行怎么会因区区市民的诉讼而放弃呢?
但邓维捷的努力不是毫无意义的,她的诉讼传递一个强烈的时代信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熏陶,民众的权利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不再是忍气吞声的沉默羔羊,开始懂得利用法律武器进行利益诉求与博弈。
我觉得,邓维捷一旦胜诉,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提供“法律清算”的范本,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银行一系列的不合理收费不再只停留于道德谴责,而是合法、合理地起而攻之,由个人到群体,由群体触动政府部门,用法律敦促银行规范经营。
中国体制下的银联,恶心的很。 垄断经营,谋求暴利!完全背离了当年银联成立的宗旨“银联天下”,虽然解决了中国老百姓全世界银行卡联通的问题。
1.银联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
2.错就错在政府相关的决策机构:银联作为近年才成立的企业,其垄断性事先是完全可以预测的,但相关的决策机构竟然没有相应的对策,实在是不应该.
3.目前激烈的 1.5元秀 我怀疑有人民银行在撑腰,因为人民银行上小额系统后已经成为银联的竞争对手,用特殊的手段打压银联是人民银行的目前的手段.不过目前没有论据证明,希望以后的事态发展能证明这一点.
4.人民银行上小额系统后既做运动员由做裁判员的时代开始了.可悲啊,中国的商业环境!
银联不是出来澄清了嘛 现在他们正在策划用银联卡取代目前双币卡的事情, 没有那么傻会现在做这种事情来砸自己的脚 其实他们这个想法是好的, 不过方法欠妥当, 而且现在这么多双币卡替换要多少成本啊 这不是他们一厢情愿用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9-7 20:10 , Processed in 0.1010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