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定有。
报文的field 32是谁放进去的?field 55怎么也做了translation吧。
最初由 blogliou 发布
银联信息转换系统有格式转换吗?哪位能谈谈? [/B]
最初由 netsoldier 发布
[B]我的个人看法是,国内的银行系统都比较烂,动不动就建立socket,这种编程方式过于原始,一旦业务有什么变更,就要修改程序,当然了,即使不是业务变更,而只是为了同其他机构做个交换个数据,也的马上写程序做接口,你看看银行里那些名目繁多的前置机就知道了 [/B]
我现在可以做到完全可配置的通信管理器!
过去只能对众多服务,IP,端口等进行配置,现在可以对任何通信方式(长短连接,同步异步,单工双工),多种通信协议(TCP,X.25..),任何接收发送方式。。。都可以无需编程而只进行简单配置后就可与对方进行连接通信!
欢迎洽谈合作。
关于银联为什么换系统,归根到底这是个政治问题。
银联新系统的目标是:集中交换,统一清算。集中交换是手段,统一清算是业务目标。
因为银联是先有儿子(各地的金卡中心)后有老子(中国银联),所以需要找个办法把各地诸侯的权力收上来,最根本的就是把清算收上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新系统(CUPS)。
关于银联的系统,是BEA、华腾和银联共同开发的,最核心的转接程序是BEA和银联总体设计组的同事开发的,华腾并没有参与多少。反倒是外围的交给华腾多一些。
如果大家对银联的系统了解一下,就不会说银联的系统烂了。多重通讯方式,全双工,四进四出单工,x.25,SNA都是可以通过配置完成的。这种东西在整个银联新系统的框架里,不值一提。
看系统设计的好坏不能脱开业务特点,适合业务系统设计的就是好设计,而不是看技术是否先进等等。
对于银联系统来说,其主要 业务 就是信息转接, 技术先进性与业务先进性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x.25,SNA都是可以通过配置完成的', 如果仅仅是指一些参数可配置, 那确实不值得一提.
对银联系统确实不太了解, 但听过很多人提起银联系统很烂, 不知怎么回事, 还望指教.
BEA的叫Messge Q (简称MQ), IBM的叫MQ Series. 两家的功能相似的两个产品
交换平台使用tuxedo不知道干什么用? 难道银联自己还要做交易吗?
个人认为交换平台或中间业务平台使用BEA Tuxedo或IBM CICS这类面向交易的中间件,使系统变得臃肿,资源消耗增加,效率难以得到保证.当然也有长处,提供事务处理,不需要自己开发SAF一类事务保证机制.
BEA的人也参与 具体的开发 包括区分卡种 交易地区 卡属地 不同业务的总分行接入方式的 路由规则制定, 其实真正做起来的话和具体业务关系比较密切; 而且路由也只是转接系统的一小部分。
不知道bolgliou有没有做过类似的大型信息路由方面的中间业务平台,类似于黎明网络的iSwitch等。如果是小型的中间业务平台交易量在每秒100笔以下的情况下,用CICS或者tuxedo可能会显得臃肿,但是为了实现全国集中,每秒钟在5000笔交易量(CUPS需要达到的设计水平),就必须考虑这些大的、稳定的框架,而不是自己去写一个中间业务平台。
就我对银联的技术能力的了解,自己写一个每秒100-500笔的中间业务平台,也完全有能力做到。
用CICS或Tuxedo这类面象交易的中间件, 与保证交易量方面划上等号还是比较牵强的. 一个大的系统有许多环节, 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瓶颈,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架构设计. Tuxedo本身也不错, 但也必须能与系统有效配套. 而且这类系统往往比较复杂, 往往使用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 其他系统包含的东西众多,但许多东西是我的系统就根本不需要的, 过于依赖其他系统,这也是许多系统效率底下的一个原因.
个人一点意见,也许不太准确,请指正.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