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尽快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究竟是应该先在国内做大做强,再参与国际竞争;还是应当先投入国际竞争,再借力做大做强,似乎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路径分歧。龙永图一贯坚持的“借外力,走捷径”观点,也似乎总与国内的既定决策相左。
龙永图:中国企业应争取被国际整合
“争取被国际大企业整合”,龙永图在昨天召开的“2006中国企业创新高峰会”上提出了这个令全场哗然的观点。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转移明显加速。他分析,“这次大转移不是整个产业的转移,而是产业某些环节的转移,这就形成了连接世界各国的跨国生产链和跨国的供应链。”龙永图表示。他认为,中国企业在这样的战略机遇期里,整合资源的能力比自身拥有的资源要重要的多。
关于资源整合的效力,美国波音飞机值得一提,其零部件在全球70多个国家生产后于美国组装,全世界的产业链条上串起了一支多国部队。基于龙永图的分析,我国企业要想成为多国部队的首脑,要争取先成为其成员。
“中国的企业要想拥有这样的整个能力,首先要经历被整合的阶段。”他说,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企业是被动整合的,然后通过拥有尖端专利技术、国际资本品牌以及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逐渐争取成为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当中的龙头。他还强调,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阶段被动整合是有国情基础的。
绍宁:央企不引入战略投资者
央企要整体上市,不宜引进战略投资者。在7月11日召开的清华EMBA毕业论坛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给央企的改革之路指明了方向。
国资委未来几年规划的央企数目为80至100家,而目前央企的数目是169家。而此前的6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曾指出,中央企业目前的重要任务仍然是做强做大,并力争成为行业的前三名。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近日表示,央企要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来自国资委的一系列声音表明:国企在走先依靠自己力量做大做强,然后在走出去的道路。而目前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不仅仅是国企,而是近乎中国所有的企业。
邵宁却在论坛上表示,央企在控股权方面退让的余地不大,所以通过吸引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实现股权多元化不太容易。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也认为,涉及到产业安全的产业往往是国家扶植起来的国企,在某种意义上肩负着一些国家责任,在这些领域外资的引入应该“慎重考虑”。
新闻回放
龙永图“中国不该搞自主品牌汽车”引发争论
去年8月,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和汽车行业老领导何光远就汽车行业是否应该搞自主品牌、到底该如何搞自主品牌展开了一场没有结果的论战。
在去年8月22日举行的花都汽车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表示,不必刻意追求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
在这次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应该走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龙永图强调了“自主发展”的概念,他说,我们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面,汽车产业注定就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因此,对自主发展要有全球化的视角,“不管叫‘翠花’还是‘Lisa’,如果其中许多核心零部件和核心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开发在中国使用的,那么它叫什么名字就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
来源:北京商报
相关新闻
·龙永图观点与既定决策相左:中国企业应争取被... ·龙永图:贸易顺差与中国贸易摩擦
·龙永图:为了就业和税收 中国绝不能刻意控制出口 · 开放先生 龙永图当之无愧
·龙永图:引资吃亏论曲解对外开放政策 ·龙永图 吴建民 崔永元“文化讲坛”19日开讲
·龙永图:风水轮流转 中国的崛起是不可抗拒的 ·龙永图:影响远超想象 中国是“入世”最大赢家
·龙永图:影响远超想象 中国是“入世”最大赢家 ·龙永图秘书长亲赴香港邀请香港各界参与博鳌...
在龙某叫嚣不要自主汽车品牌的时候,在以几大汽脑脑说没有能力搞自主研发的时候, 以奇瑞为代表的一批自主汽车企业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在伊朗东南亚等地开办分厂,而且还要准备进军美国, 不知道龙某是不是痛心疾首?
支持国产化,支持国产软件.请中国企业自重,请中国软件企业自重,请中国银行软件企业自重而发展.
外企和外资进入中国, 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一些先进经验, 而不是本末倒置彻底取代或者消灭中国民族企业!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