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回复: 0

【甲午新年寄语】射天郎:大声喊出“脱亚入欧”吧! - 比特币今日价格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6
发表于 2022-9-11 08: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午新年寄语】射天郎:大声喊出“脱亚入欧”吧!
今冬无雪,近日来小区中却见柳披新翠、连翘绽黄,正所谓又到一年春来时。
我国古训若是者云:一年之计在于春!
“学术中国”的贺岁寄语活动也正当意兴酣畅之际:正心诚意,惟知奋飞!是一砥砺华夏四海学士们鸿鹄之志的优良传统足显本版贤达荟萃而人文鼎盛之大观气象!
今番辞旧迎新,余要申述的肺腑之言却可能会让不少方正夫子们听来皱眉刺耳,因为不肖所擎的是“全盘西化”的旗帜,呐喊我泱泱中华须尽速“脱亚入欧”。
我辈皆知,“脱亚入欧”系东瀛扶桑在明治维新时提出的变革口号,其首倡者为我华夏大陆舆论对之毁誉参半的日本国近现代史之大名人—福泽渝吉。
鉴于与邻邦东瀛在历史上的纠结关系,尤其是百余年来强盛日本对积弱中华之侵害荼毒,加上1949年新国体确立以来在宣传舆论上的引导倾向,对日本人当年的这个变革指导思想,绝大多数中国人恐怕未必真明白其内里,甚至很多观念传统者还会非常反感:脱亚入欧?这不等于不要祖宗嘛!纵然你们小日本想忘本,也无法脱却了天生的黄皮肤而洗白成欧洲民族啊!
然而,余要阐述的是:日人百年前力行的“脱亚入欧”,换成更准确而易理解的说法,其实就是日本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以今日的角度观察则属于当年日本的近现代化,东邻和族追求的实为思想意识之大革命而无关肤浅的东西。
时至今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承认:东亚世界以悠悠华夏古韵为内核之传统文明,在本质上属于世界古典农耕文明的范畴,往高里说算是个古典中的经典吧!然而,今日之世界属于现代工商文明。所以不论中华文化传统在历史上曾经多么煊赫辉煌,都难以抗拒日渐式微并退出舞台的历史安排。
为什么之前处于同样社会起跑线、先天条件还远不如我们的日本可以在一百多年前就崛起于东亚海隅?为什么在当代的国际舞台上中国政治家依然比日本同行要低人一头?就是因为“小鬼子们”在这件大事上要比我们明白事理!
日本的维新英杰们在和西方文明接触及冲突的过程中,很快就醒悟到:必须与从前的一切决绝以迎接未来。而同期的大清却抱着陈陋的祖宗之法而不思进取,于是我们自然就错失了国家升级的良机。
1911年,光荣的辛亥革命除旧布新,我们是世界旧体系框架下显赫帝国俱乐部中第一个打到皇权的,比奥匈帝国解体、德意志帝国崩溃、沙俄帝国覆灭和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都更早,可谓执终结近现代帝国时代之牛耳者也!然而,体制革新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带给中国的自由气息和社会进步却命运多舛,1949年的那场巨大变动打断了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并在其后的岁月里出现了可悲的严重倒退。真正是所谓“起了个大早,干了个晚集”。
勤学之人多数都心思剔透,这篇小作也是贺辞而非申论,所以不用余过多展开,略微谈三两事,诸君自当明白为什么要力倡“全盘西化”。
个人在研究上对历史和经济相对比较熟悉。
以经济而言: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兴起市场经济,至今市场国家的地位都不为国际主流社会承认,以此孱弱之基础,不放下身价虚心学习欧美的经济学体系又怎能进步?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001年加入WTO后才全面与世界接轨,人民币汇率至今都在当局管制之下,这样的背景下大陆经济学人又如何能形成自己的汇率学说和理论?自然在水平上属于所谓的“菜鸟”或“小白”!
中国人治史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上溯可至《尚书》诸篇之传世,蔚然有成则遥见于汉初大贤太史公之撰述煌煌《史记》。然而,今日之学人作为常识均知,历史研究是可分为历史哲学、历史科学和历史文学三大趣味或层次的,我国之史学研究方法和水平在今日也仅仅是勉强刚踏入历史科学的这一层阶。
譬如,余就看到过有一些新锐后生还在研究孔子诛少正卯这个事情,想破解孔子为什么也会“杀人”?
实际上,这件事只有《荀子?宥坐篇》中才被明确提到,并未广泛见于其它的先秦典籍。学术素养过关的研究者都知道:我们一般在从事研究时,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孤证不取、疑证不用”。 荀子关于“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之说属于比较典型的孤证,按说根本就不当采信。实际上,很多风格严肃的学科,都要求在对该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佐证或论证的过程中,所取的样本、数据及证据,在可靠性上至少要高于允许的偏差度一个量级才足以充分信任,否则意义不大。至于创立学术假说,那可以另当别论。
再者,“诛”在先秦汉语的本义原作“谴责、声讨”,所谓口诛笔伐是也。此字从“言”声“朱”,以言治罪的意思,而诛杀之意是后来才兴起的。
荀子是战国末年的学术大家,其作品应该主要系亲自创作,但也不乏后世汉儒润色的些许痕迹。从传世的《荀子》32篇文作看,由于先秦晚期学术兴盛和书写载体较之从前的显著进步,《荀子》诸作的行文可谓华丽绚烂,尤擅譬喻修辞之术。大家知道,但凡行文追求赏心悦目,就难免偶尔有浮华之处,大师也一样会被流俗感染的。
同时,《荀子》32篇的总体特征是记述其当代或较近的社会习俗与“故事”相对准确可靠(与其它先秦典籍做相关比对),而年代久远的事情就不太靠谱了。
这种例子在《荀子》一书中随处可见:《荀子?非相篇》谈论古之圣贤的长相时简直个个都是“猥琐男”; 《荀子?性恶篇》杜撰了尧与舜关于人情的对话以佐证人性之不美;《荀子?解蔽篇》云“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初看则然之,细推敲则不然也;《荀子?儒效篇》说“孔子将为司寇,鲁之贵族高官很多慑于孔子之威而行事收敛”;《荀子?大略篇》云“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晋人欲伐卫,畏子路,不敢过蒲。”
上述这些地方,都有大师为配合自家文意而在陈述上略显夸张失实之处。这些几近八卦的说法显然是不适合被严肃当真的。
所以,研究“孔子诛少正卯”一事的朋友们在个人看来可谓热情可嘉而不明就里,他们并没有真正读懂《荀子》。
说到国内从事的现代型历史研究活动也同样不尽人意。就拿比较热门的古埃及学和亚述学来说,西方学者是在实地考古和古文献破译中探求线索,甚至不惜花费巨大心血从艰涩的楔形文字这个底层原点开始做起,而我国这一领域的学者们说不好听点做的不过是二道贩子的买卖。
再以地理科学为例,假如不是全盘接受来自欧美的优秀成果,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恐怕还将停留在明代的《万国坤舆图》或清人的《海国图志》、《海国闻见录》和《坤舆图说》等粗疏知识的水平上,而且清代出的这些作品本身在内容上也大多基于西方人的观察记录,《坤舆图说》干脆就是来华传教士比利时人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一1688)根据西方知识并参考其前辈利玛窦、艾儒略(都是明代来华传教士)等之华文著作风格而在康熙年间撰成的。而早在人文初盛的17世纪,西方专业地理学者和制图人士们为探明非洲大陆的山山水水,就不辞艰险地多次组织了专业实地考察队。
我们中国人自己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魏源转述别人的海外地理著作,哪里能和英国人考察尼罗河源头的地理考察报告在精度上相媲美?以我国的历史条件自闭到甚至不出乡里的中国文人骚客的境界怎么能和西方视野开阔的文哲相提并论?无论是财富、见识还是探索研究精神都比人家差了十几条大街!这样的人群积淀下来的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又怎么可能有很高的价值?
再说政治学,虽然这个带有一定禁忌的话题在今日的中国很多“明事人”都不乐于主动谈及:我国迄今的政党文化,在获取并维护治权上还是因循于比拳头大、密室政治与传统宣教的过时套路。与充分体现非暴力竞争原则与公平、透明施政程序的现代政治及社会组织法则站在一起时,令人感觉非常刺眼!
还是回到“小鬼子达人”—福泽渝吉先生那里。这位断然否定“兴亚论”而力主“脱亚论”的日本维新旗手,当年就洞悉了传统中华之学,尤其是政治哲学不过是“君学”而已,较之“兰学”要明显腐朽和没用很多(1)。
所以,日本在自新求强的历史进程中就诞生了明治三杰,实际上还有前三杰和后三杰的不同人物系列。而我们有什么?我们在最近的一轮追赶世界的开放浪潮中只有摸着石头过河、闷声发大财和今天满大街张贴的中国农民梦!
那么,我们是否就该彻底丢弃一切传统的东西?倒也未尽然。取舍标准很简单:这个时代依然有用的东西,可以保留,比如汉字和中医就是典型,还有公忠勤能和礼义廉耻等做人追求。而大多数的国学或传统文化遗产,看来确实是要下狠心说再见了,因为应用性太单薄,其孕生和存在的土壤—农业社会,纵然在中国大陆也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余个人就喜欢探索历史真相。但在立场上仅仅是试图发掘我们祖先一路走来的艰难历程,并理解潜藏编织于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历史要素,绝对不是为了效法先王古圣或者是鼓吹万世不易的伟大文明什么的。
整理和研究先秦典籍时,个人的做法是仿效博物馆或纪录片的思路,对先人文化遗产细心辨识、分析、必要时修补残片、拍照,然后像那些地下发现的珍贵考古文物一样,整理好后放进博物馆或录制成碟片供后世之人缅怀列祖列宗。目的就是方便参观和传承,绝无企图发扬光大的奢望。
事实上,老祖先们留下的盆盆罐罐已经是丧失现实用途而只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古董。商彝周鼎固然身价连城,然而在现代生活中又有什么一般性的用场?思想或者价值观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落后的!
对古人而言,御车和骑术属于非常重要的技能,而今天的人们该做的事情却是考驾照、学开车。除了牧人和赛马师要研习马术,普通人掌握了这好本事也是无从施展的 “屠龙术”。
来看看西方人进步的节奏,我们这里选择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变化为观察对象。1914年的欧陆战场上,将军们骑着高头大马在火线上指挥部下,士兵们头戴漂亮的布制军帽于露天沙场上奋勇冲锋;然而,不到三年的光景,大家都学会了头戴防护钢盔和掘壕固守,攻击时也一定会在强大炮火掩护下才冲锋。坦克,从设计、首次实战到初步完善,前后所有时间还没超过两年。飞机、无线电台,这些当年最尖端的技术产品也迅速被改造来用于夺取战争胜利。包括其它诸多的技术和策略领域的进步,这里就不专门罗列了。这是欧美人在一战烽火的严峻考验下于军事领域完成的快速进步。
古代中国面临的社会律动主线始终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地游牧文明的对抗与互动。今天的我们与祖先完全不同,面临的是参与文明进化的全球性竞争。假定还是以老套的族群生存博弈思维来审视环境,我们的对手们可不是文化落后的游牧人,而是远比我们文明强盛的工商人。
对中国社会有所研究的人们应该非常清楚:中国社会的传统规则要领是强调做个安分守己的人而不是干漂亮事情,龙的传人们的文化心理特征是习惯于向后看而甚少向前眺望,技术进步和研究领域更是倾向于感性经验而缺乏严谨的精神与方法。在中堂大人李鸿章所说的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之世,在世界很多先发国家和民族尚且不遗余力地向着文明昌盛的未来方向冲刺的全新时代,我们多数引以自豪的感性经验坦率来说完全属于被淘汰的历史浮云,自然更应该全力以赴地重头学起现代工商文明社会的一切进步成果。
任何一个社会和时代,知识文化精英的作用都是普通人无可替代的。普通人都能看出来,人类社会的运行基于硬件和软件两大系统性的体系支持,现代经济学、公共选择学(即我国所谓的政治学)和西方社会学等人文科学体系都公认制度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社会变迁驱动力这一今天近同公理的通识性论断。中国已经又一次站到了大历史的十字路口,思想、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等软件建设主要靠的是当代中国文化阶层的思考和推动,无论是普通学人还是学界的明星大腕,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队伍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社会软件的编码员与设计师。我们必须严肃地问自己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当提供给当代同胞和后世子孙们什么样的软件?我们引导普通公众要做什么样的中国梦?
在余看来,答案明晰而简单:就是告别昔日上国的自大迷梦,决绝混沌愚昧的东亚农民梦,放弃沉重的历史包袱,迎接现代工商文明的全面洗礼。
假如我们继续耽搁,继续做农民梦,那么50年后,泱泱中华被“黑非洲”的人们在文明层次上全面超越也都不用奇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国家因自然地理环境的特质而普遍没有发育出成熟度高的农耕文明,但他们在欧美的潜移默化下却可以跳跃式发展,而我们所谓深厚底蕴的五千年农耕文明反倒有可能成为扯后腿的绊脚索。
所以,就余个人的见解,我们可以研究和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的要元,但绝对不该抱残守缺,更不该愚蠢到自以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步宇内的地步。我们可以把握渐变的节奏来推动社会转型和国体改良,但断不能冥顽不化到真以为自家体系有什么能拿出手的先进性。
对待传统文化或者范围更小一些的国学,致力于发现与传承的学人们悉心于研究和探索值得鼓励。然而,对于所谓的新儒学或宪政儒学等试图将本土古典农耕文明要素与现代工商文明杂交的努力活动,在余看来这两个领域恐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披沙拣金,我们要发掘黄金也该找个正确的场子,周围没有蕴藏“脉金”的山峦(2),也没有奔腾不息的河流,按照寻矿的物理规律,一般是不可能发现规模性砂金的(3)。在这些地方淘金,属于瞎耽搁功夫!
“学术中国”的版友们以搞研究的居多。倡议大家在从事各自门类的专业研究之余,也适当抽点精力关注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问题,作为知识精英阶层是有责任传播这一领域之积极理念的。方式方法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涉及这一领域的探索,作为同样属于非专业人士,个人的感受是或该注意三个细节:要避免业余化;不要闭门造车;保持开放的心态并积极接受新事物。如此或可免于今日普遍的浮躁氛围。
行将逝去的癸巳年是个颇为特殊的年份,我国的新政治家团队已经着手于构思和布局国家未来的发展路线,个人也受有关机构委托正在撰写一本旨在探讨未来若干年的社会经济综合改革内容的新书—《大国新政》。这篇短文也是写给自己的一份新年勉励。
说到历史的责任,余发自内心地相信:中国需要的不是顾恋祖先光荣的复兴与崛起,而是挑战自我未来的超越与升华!
所以,借此为天涯论坛学术中国版块贺岁寄语的机会,向相识的和未识的学人朋友们拜个早年。同时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呼吁同志们从我做起:
抛弃中华陋习,
拥抱西方文明。
告别农业社会,
融入现代潮流!
注释:
(1)兰学,日本社会最初接触到的西方诸学来自于殖民东亚的荷兰人,故命名为“兰学”,以对应区别于“汉学”或日本的国学。
(2)脉金,即所谓的山藏之金。
(3)砂金,即所谓的水藏之金,由江河冲刷矿石而沉积在水底砂石中的金粒。
欧易是什么软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9-17 04:03 , Processed in 0.07642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