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回复: 0

投资交易系统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好多的证券软件开发商,都在开发的是针对券商的应用系统。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该产品已没有了太大的前景。
    不知道有没有人想着搞一下,针对投资者使用的交易系统,虽然有一些分析软件,如分析家等等,推出了一些储如分析家公式一类的东西,但是实用价值不太高,和交易系统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交易系统,简而言之,就是,把一个成功的投资者的操作过程,计算机化。用电脑代替人脑操作。它应该包括:行情分析预测、风险管理、资金管理、下单、止损止盈等。
老实讲,投入的成本不好计算,主要不是程序开发上的问题,是成功投资者是否能和你合作的问题。
    市场是一定有的,但是这是个专用的软件,也就是说业务含量比计算机技术含量大得多。一般是专门开发的,不能产品化。
    一旦成功,就是一本万利的,软件本身可以产出了,不需要再搞别的了。
    3楼的楼主可能是搞过,确实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以前看过几个类似的软件。但这个具体实施起来很难。因为你很难定性成功这个概念。如果仅从技术层面来讲。已经有很多软件在试探这个了,就是给你把行情数据按照比较有规律性技术分析的方法得出很直观的买卖点,预测涨和跌。但市场实在非常复杂,但从一个方向分析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加入一些其他资料,政治,宏观政策,行业走势,业务分析,上市公司分析,人脑的抽象思维计算机无法替代……不知道楼主对这方面有什么好的看法,就是说如何去让软件运作。难道软件自身根据分析结果自动实施投资?这种方式有人敢尝试否,不过可以利用模拟交易进行一个长时间的观察。某种方法能保持一个长时间的总体获利(有亏有盈,但总体年收益率乐观)。市场很难有长胜君。……很想和楼主仔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证券的行业软件出路在哪,我看不到。迷惑的思考中。如果仅仅保持在面对客户的比如提供行情,股市信息。报单,这类服务上,实在没有做头了……
还有,现在市场获利感觉挺难。公司的成功获利方式都来自,一个全面的投资分析(长时间关注,选股,市场分析,公司分析,行业分析。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结合),然后再由技术分析高手在市场走势形态上下功夫,最有由操盘手的一系列“组合拳”,吸货,建仓,洗盘,拉高,出货,获利来完成。如何让软件来模拟这个过程除技术难度外还有一个技术如何抽象这个思考和决策过程。
软件的运作其实并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软件是别人的不是你的,如果,是你亲自搞出来的软件,那么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它的运作情况。
    楼上说得很对,目前中国的证券盈利很难,主要在于,精于操作的人太少了,真正去了解市场的人太少了,象楼上所说的盈利模式,在我看来是不多见的,因为市场在一天天增大,如果都那么容易作庄,庄也就不成其为庄了。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长期获利的方式。除非市场上没有人比你更有钱了。
    交易系统最难的情况在于,首先,要有专门的人材,一是交易者,二是程序开发者。也就是说,这个系统今后谁用,谁一定要参与到开发中来,要了解每一个开发细节,这样才能保证日后的运用,而不至于出现执行上的困难。其实开发并不难,难的是要将交易者的思想系统化、抽象化,这需要二种人的绝对沟通,这种沟通又要建立在搞交易的人能清楚地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程序开发人员对交易的基本思想要能理解,就是说最好开发人员懂一些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我不太赞同去使用一个市场上已成为产品的交易系统,这个软件有个关键的地方,一旦产品化,它的使用价值就减小了,甚至于不存在了。
    另外,为什么要电脑化交易过程,主要是为了回避人的情绪化对交易的影响,无它,如果你是一个能时时控制得住自己的人,就不需要外力来帮助了。可是大多数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要时时冷静谈何容易。
个人感觉证券行业IT服务的出路在于把握中国证券市场的变化。
现在(以及将来)的显著的变化有:
1、投资主体从个人转向机构,个人(包括大户、超大户)无论如何不应该是高风险的股市的投资主体,而各种类型的基金、以及券商的自营及委托理财才是市场主体。
2、越来越难从投机中获利,投资机构空前注重风险的管理。
3、交易和结算的彻底分离。券商的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
对IT服务方面带来可能的机遇有:
1、基金管理系统;基金公司
2、投资组合风险分析系统;基金公司、券商自营
3、投资交易系统;券商使用,为机构投资者服务,在抄盘手间分派任务。
4、清算系统;以前的清算只作到二级清算,三级清算实际上是有柜台系统代劳。券商。并且要与银行系统联网。这里有很大的机遇。
5、研发过程的自动化,数据获取的个性化和自动化。
感觉证券公司内部的IT开发力量会极大的加强,内部开发可以为各证券公司差异化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土匪很强诶。说的非常有道理。
我个人认为就是靠证券公司内部的IT研发力量是没指望了。就拿我们公司来说。IT部门在全公司最没地位,而研发组在部门又是最没地位。就是一帮子做运营都嚣张的不得了。所以IT部门混差的多,一个研发人员根本无法施展手脚。更不会谈前途问题。
不知道现在其他同行感觉如何。有新的方向否
银行和保险那块的兄弟们可能会爽一些,你们都在做一些什么东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9-7 04:06 , Processed in 0.08331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