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回复: 0

简单谈谈中国的主要证券公司们 - 第2页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0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帖由 oldv 于 2008-8-7 11:39 发表

中国的证券公司基本不算投行,算经纪公司吧,没有技术含量的那种。
谁说中金不是投行,我跟他急。呵呵
现在外国人来我们这开投行,不也都改名叫某某证券吗,找的人也都是国内券商的老员工。
什么高华证券之类的,一旦要搞A股的IPO,也要用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保荐人。
原帖由 maltig 于 2008-8-7 16:20 发表

谁说中金不是投行,我跟他急。呵呵
现在外国人来我们这开投行,不也都改名叫某某证券吗,找的人也都是国内券商的老员工。
什么高华证券之类的,一旦要搞A股的IPO,也要用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保荐人。
别急,呵呵,允许大家自由发言嘛

保荐人能够把长大之前的网易、阿里巴巴、盛大这样的公司推荐给公众,这才算真正称职的保荐人。
美国的强大,主要在于它务实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保证这种实事求是态度的民主体制。
与美国各个方面的强大一样,美国的投行的强大也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在这种态度下,细致的工作作风。
细致和务实的态度让它们的行业分工极其详尽,就拿投行业务来说,内部不下50个岗位来保证业务的开展,而且这50个岗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互换的。(所以美国投行员工一旦失业,要找到一个对口岗位极其困难。)
这些岗位中,有大量的财务分析的岗位,例如拿CFA3级证书的那批人。
同时,美国的投行最高级的并不是这些技术支持(财务技术)岗位的人。而是象保尔森(美国财长,前高盛董事长)这样的大骗子(大忽悠,大嘴)。这些人,对金钱极其敏感,为赚钱而使劲花言巧语。
这些就是高级销售员,他们负责与潜在上市公司的最高领导联系,争取自己公司拿到业务(而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投行的高级销售,其实与IT公司的销售没什么两样,都是拉关系,抢单子。但这些销售背后就有很多人提供支持。
投行业务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最高级别的商业行为,最讲关系,最赤裸裸的权钱交易。
这在中国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中国人还有遮羞布,美国人完全是赤裸裸。
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区别,就在这些。
我们总在讲潜规则,潜规则在知情人间口口相传,谁要说出来,谁就是破了规矩的傻子。
美国人总喜欢把我们的潜规则公开化,写成书,开研讨会,并直接计算利益分配所得。
这就是中国投行与美国投行的区别,或者说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区别。当然,过10年、20年,我们肯定就是美国那个样子。美国是我们的师父。
原帖由 oldv 于 2008-8-8 15:33 发表

国内市场,保荐人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保荐人能够把长大之前的网易、阿里巴巴、盛大这样的公司推荐给公众,这才算真正称职的保荐人。
错不在我们的保荐人,还是我们的体制。
美国的那种自由经济体制下,确实能够发现未来之星,而且敢于投资这些未来之星,并通过包装上市在赚取暴利。
美国人对金钱的嗅觉和追求是如此的赤裸裸和体制化,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的地方。
中国对这种赤裸裸的资本主义商业行为还是很有政治上的保留的,各个方面都有限制。在这方面,美国人有超国民待遇,也就是说外资能作,反而内资企业不能做。(你看保尔森那幅为美国投行界向中国领导人赤裸裸的要价的嘴脸,就知道要学会美国人的无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企业都被美国人拿到美国上市了,并不是国内投行不行,或者是国内没人意识到这些企业有多好,而是确实美国人享受了超国民待遇。美国人上层关系走得好。
大摩退出中金后,中金的投行业务已经不再象从前那样风光了,据说已经在北京试水经纪业务,应该很无奈

    此前呼声颇高的华泰证券,因与控股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关系,导致上市进程受阻。日前,记者从多方获悉,为了扫清IPO上市的障碍,华泰证券已开始着手对联合证券进行整合。业内人士估计,存在三种整合方案。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前华泰证券对顺利上市十分乐观,从他们提出“力争一季度上市”便能反映。但没想到刚好碰上证监会颁布《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其中对同业竞争方面的限制,使得此前IPO呼声很高的华泰证券上市进程受阻。该人士介绍,目前华泰证券已开始着手对联合证券、信泰证券两家控股公司进行整合,华泰证券内部还传出了“两个月内整合联合”的口号。
如何对联合证券这家与自己实力相差不多的券商整合,成为华泰证券目前要面对的“最头疼”问题。华泰证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仍在与联合证券等多方面积极协商,尚未定下最后的方案。对此,业内人士估计,两者的整合方案,存在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方案为吸收合并,也是一种最极端的方式。“华泰系”三家券商拥有的三张经营牌照合并成一张,即联合证券和信泰证券的名字,从此在市场上消失,各个业务部门统统合并。这种方案能够彻底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但是面临的阻力也是最大的。某券商投行人士指出,吸收合并后,要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这恐怕是实力不弱的联合证券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此外,这样的做法还存在着如何解决股权结构的问题,联合证券和信泰证券两家公司的小股东是否同意这样的做法还是一个问题。
第二种方案为只保留联合证券的经纪业务牌照;投行业务与华泰证券合并,成立专门的投资银行子公司;联合证券的资管业务和自营业务,则吸收合并到华泰证券的业务部门。
第三种方案为成立多个子公司的形式。联合证券的各个业务部门与华泰证券的部门合并,成立两家或三家子公司。不过,如何让各家子公司实现盈利是个问题,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方案的可能性不大。
业内人士分析,上述三种方案中,采取第二种合并路线的可能性最大。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指出,“中信系”券商的整合路线,对华泰证券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当初,中信金通和中信万通的自营和资产管理部门均被拿到中信证券总部,研究所则转为为客户服务的投资顾问部,两家公司转型为经纪类券商。
由此看来,像第二种方案中预想的那样,保留联合证券经纪业务牌照的可能性较大。但与“中信系”券商不同的是,在投行业务方面,华泰证券要想“吞下”联合证券没有那么容易。伟海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泰证券和联合证券的投行业务价值量,分别为5280万元和6917万元,实力旗鼓相当。因此,业内人士估计,两家券商的投行部门强强联合,成立投资银行子公司的可能性最大。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案,整合后华泰证券的整体实力,无疑将得到很大提高。不仅有望跻身百余家券商中的第一梯队,也为IPO上市扫清了障碍”,一位券商行业分析师表示,仅从稀缺资源营业网点来看,2007年末华泰证券旗下有82家营业部,如果加上将要整合的联合证券和信泰证券,营业部总数将达到143家,仅次于银河证券和广发证券拥有营业部的数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9-10 18:53 , Processed in 0.09142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