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银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前台面向客户服务,后台集中处理,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对银行来说成本\人力资源方面充分利用
其实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银行脱胎于政府机构,属于官僚体制下诞生的产物,所以僵化的体制自然无法适应日益市场化的金融需求。不管是用什么流行的所谓流程也好,模块化也好,还是某些银行的事业部制改革也好,其实说到底就是按照现代公司体制对传统的官僚银行进行更彻底的公司化运作,我想这才是所谓流程银行的内涵。
参照一家典型的民营企业或公司的组织结构来看银行,你会发现银行组织结构是极其陈旧的,业务板块的划分和新业务的增长都不得不在旧体制下小修小改,旧体制和旧势力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让新业务的效益大打折扣。而现代公司体制却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完善,以事业部体制或者不同粒度的类事业部体制始终将产、供、销一条龙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先天优势明显是目前银行官僚体制无法比拟的。
说到底,这种变化是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升级而来的,说白了,政府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去包庇这群宠坏了的孩子了,它们该懂事了。
其实流程银行在实施过程中问题是很多的,包括业务需求流程的定义及组织管理机构的变化等,
不是一个简单系统上线就能解决的,在中国做项目,一涉及到人事的问题就是大问题,所以这
方面因素是最重要的,另外要看一下行里的负责人是什么级别,能调动资源有哪些,做为一个
大项目,如果负责人权力太小,沟通不行,那失败的机率还是很大的。
当年浦发总行是一把行长主抓的项目,不也搞了两年多,还是微软总包的呢,呵呵
中信这套账务集中系统 就是采用的流程银行模式,确实打破了各部门间的隔阂,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这个项目我做了1年,技术基本都忘光了 现在脑袋里琢磨的基本就是业务流程和实现方式,让柜员操作更简单,系统更稳定
原帖由 nilnus83 于 2009-5-10 22:30 发表

中信这套账务集中系统 就是采用的流程银行模式,确实打破了各部门间的隔阂,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这个项目我做了1年,技术基本都忘光了 现在脑袋里琢磨的基本就是业务流程和实现方式,让柜员操作更简单,系统更稳定
中信的帐务集中 是如何套用此模式的?请赐教,谢谢
或EMAIL:benge_wb@126.com 深聊
流程银行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或者是以后银行发展的主流模式,但在中国银行的发展框架下,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目前,银行的所有大小项目基本是业务牵头,否则项目是很难操作的,只能是无限制的观望;
第二种,当然是董事会决策,但牵头人需要顶很大的风险,而目前甲方这样的牵头人太少,倒是目前国内银行业务架构停止不前的主要原因,
鉴于以上,小弟认为目前不大可能流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