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回复: 0

国内外存款系统之我见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08: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瑞士银行大大有名,因而这个因银行而寄生的公司也不可小觑,全球遍布三十多家办事机构,中国的典型案例是上海银行。其著名产品是GLOBUS和T24,了解一个人, 同时了解其事迹,同样,了解一个企业我们当然要了解其产品。但其提供的资料中,对存款的介绍,寥寥数语,未能体现其存款特色。
开篇老兄就讲了,我们和犹太人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存款理念的巨大差异。我想了想,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的核心供应商存在?市场的因素?对,市场确实很大,供不应求。银行系统就和体育一样,当我们的本土教练出不了好成绩或者是审美疲劳时,我们会想到洋教练。同理,当我们本土系统大展天下之后,洋人们看到了巨大的中国金融市场,加之我们的开放,交流,他们涌进来了。但是这波浪进来太猛,没想到中国的大河里面有很深很深的泥潭,他们开始原地打转,或者水土不服,可是别忘记了,中西合璧是当前的王道,大量的专家,大批的本土实施队伍,才早就了目前我们看到的FNS等等洋核心的现状,我定义为过渡期。
反过来又说,为什么有那么多漩涡?
1,文化差异。这是无法避免的。洋人们要进来,绝不是拿来主意,而是要做适应,做改造。
2,监管制度。其实叫标准更好,但是这个显然太大了。没有统一的,详细的标准,造成很多业务可以打擦边球,衍生出很多很多奇怪的业务种类。比如一个通知存款,就能把初入中国的业务专家搞晕了。这些衍生业务品质,恰恰会破坏整个系统的整一性,补丁不断。
在这个过渡期,正如8楼所说,看谁适应得快。
所以,至于什么配置,什么参数,我建议洋人们和国内厂商都低调,不是很什么都能配置,参数化解决的。
如果你是客户,切忌崇洋媚外,或者看不起本土核心,而是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上了系统我的目标是什么?一个核心系统,不会改变银行的一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8-31 00:10 , Processed in 0.0808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