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商业银行在金融IC卡方面的应用进展的都很缓慢,磁条卡应用暴露出很多安全隐患,我感觉IC卡取代磁条卡是未来的趋势,IC卡有很多的优势。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有了很成熟的应用方案,但在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却少有应用,有些不解,
我在河南焦作城市商业银行完成IC卡金融应用的项目,由于项目开发的时间问题,系统上线后,出来一些问题,但大多不是IC卡本身应用的问题,大多是对IC卡的交易机制不了解造成的。
后来在中国银行浙江分行作商户的联名金融IC卡应用时,各方面做的都比较好,整个项目实施也比较顺利。
我有些不明白,在很多地方却并没有推广IC卡应用的意向。
如果,我成立一个机构,专门发行IC卡,进行小额的支付应用,和商业银行争夺商户收单这块市场,IC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安全、灵活、脱机等。
IC卡的离线支付功能大家都明白,现在全国各地的交通一卡通已经是现实的应用。但是要建立象香港八达通这样的完全建立起来的电子钱包网络,恐怕只有银联出面才有这样的能力。
到时候,在线支付和离线支付就成了周伯通的一双手啦,左右互搏!
账务不会有问题,使用电子钱包就是发挥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货币的优势,在小额支付方面是它的天下.电子钱包在银行一般不设账户的,不记名,不挂失.它代替了我们平时用的纸币的功能.商户还不用担心收到假的货币呢,如果设计的好,普及起来的时候还可以杜绝假币在市场上的流通呢.
现在芯片卡的推广并不是不被重视,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
一张CPU卡的价格是磁条卡的10倍以上,不说银行能否承受,普通用户,即持卡人就承受不了。如果你只是普通持卡人,并不熟悉磁条卡和芯片卡的差异,银行让你花20-40元,办张卡片,你会办?明明有5元的,甚至免费的磁条卡!
还有就是受理环境的改善,即改造网点的终端支持芯片卡交易。
这都需要花钱。
现在国际上在流行EMV迁移(信用卡的芯片化),而国内的银行只吧重点放在受理环境改造,能够外卡收单就行了。
这都是因为,卡片升级,成本太高。等到银行觉得承受不了磁条的信用卡风险了,才会下决心推广芯片卡。比如某家银行也发生一次几千张信用卡信息被盗。
不过PBOC2.0的IC卡(基于EMV2000),跟你说的ic卡不太一样了。你以前做的是PBOC1.0的。我觉得以前的IC卡不会被淘汰,但是发展会很慢,逐渐被PBOC2.0的所取代。
关注中,不过我还是支持楼上的论点,成本太高,银行没有推动的动力!
而且安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IC卡在进步的同时,磁条卡也会进步!而且相对来说,对系统的稳定和业务的发展相对有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