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回复: 0

为什么虚拟货币ICO在中国一直遇冷?(转载) - 比特币今日价格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08: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显然国内监管层叫停ICO、重拳整治的初衷很明确。就目前而言,数字货币尚需大浪淘沙,叫停监管ICO的积极意义确实更多。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公告称,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有业内人士表示,ICO是“币圈”类比IPO所创造出的一个概念,但并未有相关监管部门对此负责,也就是说,ICO的价格及概念都是币圈人士自造的,目前在国内是非法行为。在公告发出后,许多交易平台转至海外以躲避监管。显然国内监管层叫停ICO、重拳整治的初衷很明确。
在此前央行发布的公告中明确规定: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不过,在一些币圈网站或公众号中,仍为虚拟货币“买币卖币”等提供相关服务并从中获利。
而对多数投资者来说,此类融资项目辨识风险的难度较高,市场爆炒带来的财富效应、“挂羊头卖狗肉”等融资陷阱,还在进一步加剧着市场风险。而目前,很多投资者只看到了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却没有掌握开源、去中心化等区分数字货币真伪的标准,甚至不乏有些投资者根本不屑于掌握这些知识,不在乎数字货币的真伪。
每一次金融市场出现新的风口,在暴利的驱逐下,早期都会涌现出借势进行传销、非法集资活动的现象,这些活动往往蔓延速度迅猛,令监管者猝不及防。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层如果仅着眼于提示风险,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使整个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
另一方面,种类繁多的数字货币尚处在大浪淘沙阶段,即便是真实的数字货币,真实性也并不能保证其价值。根据金融监管部门对700余种虚拟货币的监控,今年上半年,超过一半的虚拟货币的价格上涨了10倍以上。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虚拟货币已多达千种以上,并且还在不断增多,未来真正能够存活,并且有巨大升值潜力的币种,可能不会超过5种。更何况,在名副其实的ICO项目中,也不乏有些项目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炒作圈钱。
虚拟货币网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9-10 03:44 , Processed in 0.09601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