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回复: 0

J2EE架构的核心业务系统? - 第3页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10: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但是,对于大型的核心系统,如果现状是跑得不错,不妨等一等再考虑转换的事情. 技术的发展有时候是很奇怪的,说不定等你花了3年换好了,J2EE已经不流行了,G3FF成了新的技术标准。莫不如多花一点时间在客户服务和网络营销方面的开发和推广方面。
无论B/S技术,还是C/S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合适的技术,楼上的兄弟们讨论得极是。
我认为,对J2EE的态度,不能被老一代程序员排挤新技术的私心左右,也不能包含新一代程序员希望破旧立新的冲动,一切要以实际出发,以需求为主,才能搞出好的系统。
我也知道这很难,做一个系统,会牵涉到很多的利益冲突,它们也是巨大的影响力。
技术方面,目前我个人看好J2EE和B/S结构。在用好的模式来设计系统这方面,它具有先天的优势,这为将来的维护和再开发,可带来较大的便捷和较高的效率。
对上面2楼的论点我也很赞同,毕竟事务的发展是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J2EE的发展毕竟是当代的主流,也的确有很多优点,不论是在开发还是设计上都有创新和过人之举,不但更容易受到新一代的开发和设计人员的接受, 而且更加容易让业务人员所理解。旧的系统和方法,仍会有一定的存在空间,尤其是在金融业这个相对追求稳定和传统的待业,但是我们会看到新的时代是会来临的。不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技术发展的角度, IT业短短的几十年发展的时间就可以证明,就算是现如今的金融企业也提倡金融创新,发展新的业务和模式。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也存在很多问题,可是任何问题都是会给解决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破’才有‘立’
而且楼上中所说的降低成本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更有一点是任何企业都不愿意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落后的状态。
所以我以为J2EE很有可能会成为主流,但旧有的方法还会有狭小的生存空间,但是就是J2EE也可能会很快发展成新的技术架构。
楼上depp说“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合适的技术”确是本质,可在实际中厂商的对此诠释往往会压过客户自己的理解。厂商铁定是要不断通过不断“创新”创造新利润增长点,再高级点的它就制定规范标准了。这也无可厚非是规律使然,寄托厂商“厚道”是不太现实,呵呵,只要靠客户自己真正的成熟,成为拿得住厂商的行家里手才行。
纯粹从架构上分析,J2EE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朋友在讨论中也都持J2EE终将替代现在的技术架构这样的观点。
我在以前的跟贴中,提到了J2EE架构在目前作为大型核心业务系统的局限,主要是认为至少目前还不成熟,而厂商多从利益的角度在“忽悠”用户。从用户的角度在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架构时,除了从要考虑技术的程度外,更应从成本的角度来分析是否要换一个系统,在何时换系统,而这里的成本则又可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则比较好算:就是新购或新开发系统的投入,加入系统迁移的投入。这里要强调的是迁移的成本,从准备到实施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数据的清理,数据存储结构的转换,一致性检查等,还要大量的测试(不是对系统的测试,而是测试数据的迁移过程中是否“失真”)。
简接成本则相对复杂一些:如果你不采用新的技术,则可能找到对老系统维护的人技术人员会越来越困难,为了养着这种“特种兵”,代价也会越来越高,但如果准备系统更换,则潜在的风险成本则是很难估算的(在说到直接成本时提到的数据迁移,如果一旦出错,事后再发现的损失可能是无法承担的),另外在数据迁移过程中是否能保证系统不停,业务照常运作,否则业务暂停的损失是否能承受,等等。
这里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即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其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财富,其价值要远大于IT的软硬件,一个CIO在决策企业的技术策略时不能光算在软硬件上的投入,在人员上的投入,更应算对于数据这笔财富带来的影响。CIO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而不能紧盯着IT部门的一亩三分地。也许国内的大企业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CIO,有的只是IT部门的经理,在这种情况下,要作出一个正确的决策是很困难的。
我在以前的帖子中提到,在美国还有很多银行在核心系统还是用COBOL写的,数据还都是存在文件系统上的,而且还要雇不少懂COBOL的人来维护系统(我有个同学10多年前出国,在美国一个小公司,每年就靠写COBOL程序挣银行的钱,即使在前几年美国IT整个待业不太好的情况下,这个小公司活得还不错的),不是没有钱换系统,而不不敢赌换系统。我个人的感觉是美国公司在这方面是很谨慎,甚至是很保守的,而国内的企业则要大胆的多,每隔三两年就搞次“新一代”,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维护,正因为IT的老总的喜好,也就有了软硬件厂商的投其所好。说到利益驱动,当然有厂家的原因,但也不乏企业IT老总的原因,只有不断的采购,才有油水,而采购硬件的油水要大于软件的油水,在这种情况下,甲乙双方“团结一心”,IT终于“跳跃”式发展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9-12 00:24 , Processed in 0.08330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