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回复: 0

对移动支付的一些想法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专业的IT技术社区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85万

主题

285万

帖子

85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53710
发表于 2022-9-11 08: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银联的对称小额电子钱包规范基本上是继承了EMV96的标准规范(现在定义为PBOC2.0小额部分)。EMV2000的最新版本是EMV4.2定义的是借贷记标准、小额部分也加进去了、还有非接触部分(PBOC2.0借贷记部分)。这个规范部分移动现在并没有去做,这也是银联(或者整个国际支付组织)力推的标准规范。银联在制定PBOC2.0标准时(也是国内自己的EMV标准)仅修订时间就长达1年之久,逐步完善到现在。
从金卡工程算起。银联也已经成立了十多个年头了。银联公司成立也有快十年。在整个支付行业的创新和核心标准的制定,银联也一直跟在国际组织的后面一步一学。移动一进入支付行业就想做自己的标准。这个难度太大,也基本上不能完成。移动现场部分没有自己的支付应用环境。也没有与自己绑定在一起的商业环境。

在通用支付领域,移动可以有自己的标准,但前提是要考虑到联网通用,只有在联网通用的基础上建立起得标准才是有生命力的标准,这个是大势所趋,移动在通信行业是老大,但在支付领域它可能连小学生都算不上。这是移动应该面对的事实。
在专用支付领域中,移动做自己的标准是没有问题的,目前来讲移动如果有支付服务排他性的市场,就是所谓的移动支付自己的根据地,可以玩一下。支付行业是一个双边、甚至是多边市场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哪一边有缺陷都很难发展起来。
目前移动在做手机支付方面也不是很清晰!我感觉移动脱离通用的支付标准体系去做支付成功的机会很小。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欢迎ITPUB的高人批评,也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起探讨下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方向,不仅限于中国移动。
[ 本帖最后由 shmdhcxy 于 2010-6-1 15:03 编辑 ]
楼主真的读过EMV 4.2? 电子现金压根就不在里面。
纵观国内的IC卡应用标准,可以说“修订”的很不咋样,绝大部分原样照搬
PBOC电子钱包----EMV96,灰锁+复合交易
建设部电子钱包-----EMV96,花了一年多时间加了一个收钱的“认证码”
PBOC借贷记-------EMV2000,加了一个传说中的SSF33算法
PBOC电子现金-------MasterCard OneSMART,Visa Low Value Payment
qPBOC----------Visa非接
总体来说基本上还是同意楼主意见的,移动支付的标准,最好是兼容EMV。否则,涉及的机具升级、卡片COS研发、支付系统改造与建设、发卡系统建设,估计是得不偿失的。
[ 本帖最后由 Rinrin_tju 于 2010-5-30 16:47 编辑 ]
作 者:李鹏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在4月份暂时叫停了2009年主推的手机支付业务方式RF-SIM,目前中国移动正在抓紧研究13.56MHz的手机支付方式,以应对当前各地移动分公司多技术选择的混乱局面。
    有关手机支付的话题最近已经成为通信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且作为一项与民生相关的业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移动此次在我国手机支付市场初期的重大调整将可能给未来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
    2.4GHz被搁置 中国移动方向急转
    2009年,中国移动选择2.4GHz作为其手机支付的主要方式,开始主推RF-SIM技术,并很快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底,中国移动在湖南、重庆等11地大规模推广RF-SIM。同时,中国移动将手机支付业务定位于2010年的战略性发展业务,进入中国移动2010年KPI计划,将得到可观的集团资源支持在各地推广。
    进入2010年,中国移动在第一季度开始了第一次RF-SIM卡的采购,涉及数量约100万片,按照每片100元左右的价格,累计金额达到了约1亿元。有分析指出,2010年全年的RF-SIM卡采购量将会有400万片,涉及约4亿元的市场。此外,由于RF-SIM方式需要更换POS终端,今年的RF-POS机的采购也将达到10余万台,又涉及数亿元的市场。可以说,如果RF-SIM顺利推行,将给产业链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然而,刚刚推行一个季度的RF-SIM就遭到了否定。
    在今年稍早时候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中国移动曾经表示过将采用2.4GHz与13.56MHz两种方式共同推动手机支付业务。当时没有人怀疑中国移动会暂停RF-SIM而将重点转到13.56MHz,但是近日本刊记者经过多个渠道得到的消息显示,中国移动基本已经确定暂时叫停RF-SIM,近期正在讨论13.56MHz的实现方式。某厂商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移动叫停RF-SIM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一位中国移动公司内部人士也表示,RF-SIM已经被搁置,起码在最近两年内,RF-SIM不会有太大的动作,目前将主要以13.56MHz为主。
    RF-SIM在推广之初,就曾经引起了业界的激烈讨论,甚至在中国移动内部也引起过争议,有人表示这“不可思议”。另一位厂商人士分析称,在技术方面,RF-SIM面临成熟度不高、标准不公开、安全性欠缺等问题,而通过技术手段将2.4GHz的刷卡距离控制在近场通信范围内,还会导致稳定性不高。在市场方面,RF-SIM使用的2.4GHz与银行以及一卡通等要求的13.56MHz不符,导致合作难度颇大,更重要的是,市面上没有2.4GHz的终端POS机,需要中国移动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POS机改造。
    上述移动人士表示,幸好中国移动转变得早,没有“铸成大错”。
    锁定13.56MHz 具体技术还待确定
    在中国移动选择2.4GHz之前,早在2006年,湖南移动率先在内部试用13.56MHz的一卡通业务,推出了1万多张卡,随后在广东移动开始应用地铁应用,发售了4000余张卡,这些卡都为双界面卡。由于当时技术不成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百分之几的故障率。为此,中国移动放弃了该方式,随后于2009年3月在对2.4GHz和433MHz进行对比后,选择了2.4GHz的RF-SIM。
    RF-SIM被搁置后,13.56MHz成为中国移动惟一的选择,这样,三大运营商的手机支付方案都将以13.56MHz为主,但是在技术选择方面会有差异。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究竟采用何种技术显得格外迫切。2009年已经将手机支付作为今年的KPI业务,中国移动各分公司都承担了一定的任务指标。据记者了解,中国移动去年在确定上述决定的时候,建议各分公司使用RF-SIM的方式,相当于指出了方向,然而风云突变,RF-SIM叫停后,除了重庆、深圳和上海等地有签约合作外,其他地方必须选择13.56MHz,但是在技术选择方面毫无头绪,面临无法继续开展工作的困境。
    目前,基于13.56MHz的技术方案有贴片卡、NFC、SIMpass、SWP等,但是究竟选择哪一种方式,并没有一个定论。业界目前的一致看法是,这几种技术方式都可以实现手机支付,但是每一种技术都存在明显的优势和劣势,没有任何一种方案能够独树一帜。这就给中国移动各地分公司带来巨大的困惑,在集团没有明确意见的情况下,目前大多数分公司思路比较混乱,处于观望状态,只有少数分公司开始了一些尝试。据了解,目前有1~2个地方选择了贴片卡的方式,而在浙江、江苏等五、六个省市开始试用SIMpass的方式。
    某业内人士称,中国移动在近期一定会制定相关的技术方式,不然各地会更加混乱。对于以上两种方式,该人士称,贴片卡的方式技术门槛比较低,实现很容易,可以在市场初期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而SIMpass是基于SIM卡的技术,与RF-SIM的理念有共通之处。
    中国银联对中国移动重拾13.56MHz持积极态度,中国银联主管手机支付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的形势很明显,13.56MHz已经是大势所趋,成为大家共同的方向,但对于移动支付的技术来说,不可能一种模式统一江湖,不同的技术适用的支付环境不一样,从目前来看,短期内将会是多种模式共存的局面,没有一种模式会取代其他模式。”该人士还表示,手机支付最理想的模式还是基于手机的整体解决方案,但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
    链接:什么是RF-SIM卡
    RF-SIM卡是可实现中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手机智能卡,其中SIM卡部分用于正常的手机移动通讯、鉴权,仅用作与手机的物理连接;内置软件用于管理高安全度的RFID、内置电子信用卡、EMV电子钱包等;微型RF模块并通过内置的天线与外部设备通讯。RF-SIM卡的最大特点是不需换手机,现有手机换一张SIM卡后就成了类NFC手机,使用的频率是2.4GHz,通信距离可自动调整在10~500cm,数据广播时单向支持100m。
谢谢 Rinrin_tju 兄的指正。EMV4.2还没有读过,只是通过PBOC2.0的增补版猜测,还望见谅。
建设部电子钱包-----EMV96,花了一年多时间加了一个收钱的“认证码” 是这样的。
并且建设部在密钥管理方面也加了很多控制,这个也让人很难理解。向控制城市运营商。
现在感觉移动很茫然,入股浦发好像对它的手机支付帮助也不大。希望高人分析下。
移动入股浦发能得到什么!
基于我们国家产融结合的经营一向很敏感。中移动从浦发银行获得财务性收益没有问题,但是要想借此获得金融业务的准入基本不可能。这意味着,就算入股成功之后,中移动仍不能自己经营金融类的业务, 这部分只能交由浦发银行来做。所以感觉移动入股浦发并不能解决它手机上的根本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期货交易自动化论坛

GMT+8, 2025-8-30 03:08 , Processed in 0.09937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